3-24、金属材料疲劳性能高效评价方法
Efficient evaluation method for fatigue properties of metallic materials
张鹏*,张振军,刘睿,王斌,李鹤飞,张哲峰*
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,材料疲劳与断裂研究部
摘要:金属结构材料的疲劳断裂是工程构件失效的主要方式之一,优化材料疲劳性能是提高构件服役性能的重要基础,而准确预测疲劳寿命是构件安全服役的保障。然而,目前“工艺-组织-静态力学性能-疲劳性能”链条上部分环节缺乏合理的预测理论,使得金属材料疲劳性能优化仍以试错为主,而疲劳寿命预测也基于繁琐耗时的疲劳性能测试,成为了“材料基因工程”实现加速长期服役构件材料研发流程的瓶颈之一。因此,发展完善疲劳性能高效评价方法具有重要意义。本文针对“常规力学性能-疲劳性能”这一关键环节,一方面通过建立常规力学性能间关系,减少测试量;另一方面,通过发展疲劳性能预测理论,实现由简单易测的力学性能快速高效评价疲劳性能,从而实现了疲劳性能的高效评价。首先,常规力学性能关系方面,针对疲劳性能预测所需的关键常规力学性能,研究了硬度、拉伸性能、冲击韧性及断裂韧性等测试过程中的变形与损伤机制。通过建立“强度与硬度一般关系”, “抗拉强度-屈服强度-延伸率”关系及“拉伸强度-冲击韧性-断裂韧性”关系,构建了上述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网,达到了有效减少常规力学性能测试量的目的。其次,本文针对不同服役状态,选择了三个重要的疲劳性能指标:低周疲劳寿命、高周疲劳强度、疲劳裂纹扩展速率,并基于在疲劳性能预测理论方面的创新,建立了常规力学性能与它们之间的关系,初步实现了疲劳性能的预测。针对疲劳性能预测理论的进展,具体介绍如下:1)经典的Coffin-Manson公式与Basquin公式在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,通过对TWIP钢疲劳寿命的研究发现,上述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截然相反。因此,作者引入滞回能作为主要损伤参量,提出了基于能量的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。一方面,可合理建立疲劳寿命与微观损伤机制的联系;另一方面,可根据拉伸静力韧度与加工硬化率预测该模型中的重要参数,从而实现低周疲劳寿命的预测。2)高强度材料疲劳强度随拉伸强度增加存在先升后降的趋势,此时,经典的Wöhler公式无法准确预测与优化其疲劳强度。本文从微观机制入手,深入分析了疲劳强度先升后降得本质原因,从而提出了“拉伸强度-延伸率”快速判断最优疲劳强度的判据,并基于成分、组织与大缺陷参量构建了疲劳强度预测模型,预测结果在多种钢、铜合金、铝合金及镁合金中进行了验证,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。3)以不同高强钢为研究对象,在Paris公式基础上,引入了强度因子与韧性因子两方面的参量,成功建立了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与材料强韧性的关系。并在此基础上,发展并提出了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等高线图解法,用于快速比较不同状态材料的疲劳裂纹扩展寿命。从而实现了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与扩展寿命的准确预测与优化。通过上述研究工作,在“常规力学性能-疲劳性能”关系方面,通过构建常规力学性能关系网与发展疲劳性能预测理论,建立了三种疲劳性能的高效评价方法,从而可以实现长期服役构件用材料研发流程的缩短。
关键词:疲劳寿命,疲劳强度,裂纹扩展速率,高效评价方法。
通讯作者:张哲峰,电话:024-23971043,Email: zhfzhang@imr.ac.cn
通讯作者:张 鹏,电话:024-83978870,Email: pengzhang@imr.ac.cn
DOI:10.12110/secondfmge.20181014.324
博士,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副研究员,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疲劳分会理事,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。主要从事高强度金属材料强韧化、疲劳损伤机理、疲劳性能优化与预测方面的研究工作,并通过疲劳理论的应用,实现高速列车、电网、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关键构件的疲劳性能优化与预测。主要研究成果在Nature Commun、Acta Mater (16篇)、Scripta Mater (12篇)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77篇,引用1200余次,H因子21,最高单篇他引300余次(ESI高被引论文),申请专利8项。